As_K 发表于 2023-10-15 12:17:34

【北青学家】从工作过程探究北青g17管座异常损耗的原因

本帖最后由 As_K 于 2023-10-17 21:58 编辑

---写在前面---
近期以来,围绕北青G17质量问题的吐槽层出不穷,包括笔者自身的到手体验,也包括大量玩家反馈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是管座前缘的异常磨损和后缘的撞击变形。本文将从上述问题出发,通过研究滑套运动过程中各结构的交互关系,尝试分析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得出解决的思路。
本文将尝试以尽量无倾向性的角度,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表述,内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有关于其中提到的所有结构、设计、功能等,原设计师保留最终解释权。

---省流总结---
-北青G17的全行程结构设计并不优雅,其中存在诸多欠考虑因素
-管座耗损的主要原因是全行程结构设计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原理性问题
-提出了一种厂商修改设计解决此问题的思路
-四千字长文,对技术不感兴趣的可以跳着看

---正文开始---

---第一部分: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来对比着看两段视频:
http://picapp.sdgun.net/video/20231015/169734312832330_649.mp4
http://picapp.sdgun.net/video/20231015/1697343128329832_655.mp4
两段视频中,同一支G17的滑套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拉动手感,一个十分顺畅,一个卡的不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第一段视频中的G17处于已经上膛的状态,第二段则没有。这一点说明,上膛与否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滑套的运行。
进一步仔细观察,发现在未上膛状态下,滑套的运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卡顿段、摩擦段、正常滑动段。
http://picapp.sdgun.net/video/20231015/1697343128331803_792.mp4
通过对比三个滑动阶段对应的滑套位置,可以发现:
-后移的最初期为卡顿段,这一段的长度很短,有机械性的近乎强行从某种锁定状态挣脱的手感
-强行突破卡顿即进入摩擦段,对应的是气缸未开始后移而滑套正在后移的阶段,可以感受到类似于指甲划过钢尺刻度时的振动感
-滑套后移到气缸处于最前端位置时,继续后拉进入正常滑动段,此阶段手感与已上膛状态下拉动滑套感觉一致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33942_531.jpg
首先关注最开始的卡顿段,从直觉上来说,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卡顿源于某两个零件的互相卡位。通过拆解和观察,可以注意到,在管座的前缘有一个很小的台阶面,在这个台阶面上有一些磨损情况。可以推测,这个台阶面和滑套的卡位很有可能是产生卡顿的原因。
http://picapp.sdgun.net/video/20231015/1697343128338930_774.mp4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笔者用手直接将管座按压到解锁位置,再拉动滑套,发现卡顿段直接消失,说明台阶面就是产生卡顿的原因。
但是,我们同时可以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乎我们意料地,将管座按压下去之后,后拉的摩擦段也一并消失了,滑套直接进入了正常滑动段。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这个问题一定源于滑套与气缸之间的摩擦阻力,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这个现象说明,摩擦段的产生也是由于管座和滑套的摩擦作用。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46509_85.jpg
对滑套内构的观察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答案:前文说过,摩擦段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是在机械摩擦的同时有微小的振动感,在抛壳窗前缘的周边寻找,我们发现就在滑套内部上表面的抛壳窗处,有一个机加工的斜面,刀痕使其呈现出带有微小台阶的外形,符合摩擦段感受到的手感特征。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49292_429.jpg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51278_530.jpg
为进一步验证,在斜面上贴上光滑耐磨的胶带,再进行拉动测试,注意到摩擦段仍存在但振动感减小,且多次测试后胶带发生剥落,证明此斜面与管座摩擦是产生摩擦段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也为管座前缘上表面的异常磨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异常磨损的来源是管座与滑套内上述斜面摩擦的结果。但是,到这里,我们只解释了前部的磨损,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磨损,也不知道后缘的卷边是怎么回事。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53333_221.jpg
让我们再来关注管座后缘的情况。不难发现,与管座后缘位置对应的是气缸上的一个斜面,截止到笔者撰写本文时,此斜面已经出现了磨损,外部的黑色涂层已经脱落。直觉上来说,很容易认为造成管座卷边的就是其与这个斜面的碰撞摩擦。但是,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仍需要仔细观察滑套回程过程中的运动情况。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滑套回程过程中,气缸先因为摩擦力回退至滑套中的最后位,与滑套发生硬接触,然后在滑套推动下继续向前运动,最终撞击处于偏移开锁状态的管座尾部,撞击发生时,滑套-气缸综合体具有最大的速度,带有最大动能,会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推测可能是此原因导致了管座的卷边。

---第二部分:为什么?

在前一部分中,我们明确了想要研究的几个问题和问题出现的方式,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北青G17的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首先,拆开顶盖,观察和研究内部结构的工作过程。从结构层面上,可以发现,未上膛状态下,其中的各个部件是以尾顶-主簧-活塞-气缸-管座-滑套的顺序连接,并将主簧的压力逐级传递至滑套的。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中间的气缸-管座-滑套部分,管座被夹在气缸和滑套之间,受到来自主簧向前的推力,被紧压在滑套的抛壳窗后端。
关注未上膛状态下后拉的过程,不难发现,在滑套后拉过程中,总是先仅拉动滑套,在滑套与气缸发生硬接触后才会进一步带动气缸进行运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北青G17的气缸在滑套上处于自由运动状态,仅在行程的两个极限位置有限位结构,这使得其在未上膛时会被主簧压在管座上,而管座不随着滑套运动,故而气缸在行程前段保持静止。
气缸被压在管座上,并通过与管座的硬接触将管座推动到闭锁位置的设计看似巧妙,但实际上带来了一个重大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得管座无法在滑套刚开始运动时解除闭锁,严格意义上来说,必须要等到滑套超越了卡顿段和摩擦段,进入正常滑动段,管座才能“开始解锁”。然而,正如我们在前面看到的一样,在这时,滑套已经挣脱台阶面的锁定,强行摩擦通过管座前缘,实现了其解锁过程。
至此,我们便已经获得了可以解释管座前缘磨损问题的完整通顺的逻辑链条。
http://picapp.sdgun.net/video/20231015/1697343128358744_111.mp4
进行试验验证,在未上膛状态下,利用镊子直接推动气缸向后运动,发现管座可以在滑套刚开始运动时顺利开锁,卡顿段和摩擦段消失,整个装置正常运行,说明上述逻辑成立。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69797_320.jpg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71165_291.jpg
接下来关注管座卷边的情况。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管座上容易发生损坏的薄三棱条与下方的枪膛结构还有相当可观的距离,而气缸上的斜切面下方到推嘴之间也有不小的距离,而在设计管座尾端的三棱条时,其并没有加厚和圆角设计,导致其容易因为撞击发生卷边。

到此,基本上就可以盖棺定论了:北青G17的管座劳损问题,不是品控问题,而是缺乏考量的设计导致的原理性问题。

---第三部分:该怎么办?——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前文中,我们确认了本文探讨的问题主要是设计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玩家,我们很难彻底将其解决。但是,在本部分中,笔者将试图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便将来有能力进行此类优化的读者进行参考。

在第二部分,我们已经基本明确了改进的方向:
-针对管座后缘卷边,需要增大后缘用于闭锁的结构的有效厚度,或通过其他方式推动管座完成闭锁动作。
-针对管座前缘磨损,需要确保滑套后移时,直到活塞挂上阻铁为止,气缸都与滑套保持相对固定状态。

针对第一点,前文已经提到,在三棱条下方和枪膛结构之间,以及推嘴和气缸斜面之间存在可观的未利用空间,在这一区域,完全可以在气缸的上方增加顺着斜面向下延伸的导向旗结构,并修改斜面角度,使气缸在撞击管座前,通过导向旗将管座挑起,从而避免硬性碰撞。
针对第二点,我们需要的显然是一种可以在行程的前半段锁住气缸的机构。在此,笔者提供两种可能的方案,一种是在MOS盖上或MOS盖和活塞滑轨之间增加卡位结构,另一种是设计一个类抽壳钩结构实现更高拟真度。

在MOS盖和气缸之间设计卡位装置的方案比较简单,涉及的修改幅度小,甚至可能达到了部分有条件玩家的DIY能力范畴。
因为MOS盖下面的两条纵梁直接充当了滑道的上边缘,可以考虑在合适的位置移除一部分纵梁结构,在纵梁和滑道之间塞入经过特殊设计的弹簧钢弹片,如此一来,在后退行程的前半段,主簧和复进簧弹力较小,弹片足以阻止滑动,而当弹簧压缩更大,以至于气缸-活塞总成达到最后位,阻铁挂上活塞时,推力又大到足以让气缸挣脱此弹片,从而使滑套摆脱气缸向后运动。

增加类抽壳钩结构的解决方案更加复杂,需要更大幅度的修改,但最终会得到拟真度更高的成品。
笔者注意到,北青G17的气缸前部与活塞类似,均为圆柱形外形在近圆形孔内滑动的设计,但其并没有采用类似于活塞的圆孔导向+滑动脚设计,而是采用了两条长棱在长滑轨内滑动的设计。笔者认为,可以在齿条对侧增加凸棱,使滑套的内轮廓对气缸具有导向性,从而可将右侧改为滑动脚设计,缩短滑轨空腔为增加的结构腾出空间。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31015/1697343128373229_290.jpg
我们可以注意到,气缸在处于最前端闭锁位置时,恰好与抽壳钩位置齐平。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可不可以借此机会利用“抽壳钩”实现这一目的?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分件抽壳钩充当上文中提到的卡位弹片的作用,此种方法在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全行程的同时,赋予分件抽壳钩一个实际的意义,从而解决了电手没有抽壳钩这一为人诟病的问题,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其原理与先前做实验时使用镊子同时推动活塞和滑套的动作和施力点是一致的,其可行性已被证明。
然而,如此设计的抽壳钩存在体积小而弹力需求大的问题,在回位行程中会刮擦气缸外壁产生磨损和阻力,相比之下,笔者认为,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实现机械解锁,则效果更佳。

---总结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基本确定了北青G17管座前后端劳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厂商通过改进设计对其进行优化的方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作为玩家,除了尽量打磨抛光来减缓问题发生以外,可以做的工作并不多,因为设计存在的问题是不能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优化完全消除的。在对设计的修改和优化出现之前,我们能做的只有顺着问题的思路研究和迭代自己的解决方案,因为问题是不会因为忽视而消失的,它就在那里,总有人要对其作出反应。

---正文结束---

写在最后:
本来这篇文章想喊一声“北青!你看看呐!”作为结尾,但是北青他退论坛了,彳亍口巴。
这一篇文章并不是“讨贼檄文”,也没有趁人之危的意思,我也不会对这场争端中任何一方的人格做出评判。
这篇文章是一个提醒,告诉看到的玩家、工作室、厂商,特别是准备复刻北青G17全行程结构的和准备开发改件的设计师们,北青G17原版的设计富有创新性,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呼吁,号召玩家社区冷静下来、认真下来,研究方案,解决问题,号召各厂商和工作室拿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方案,而不是跳出技术问题进行毫无意义的人对人的互相攻击。

作为纯粹的技术人,笔者认为,只有发现问题、承认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圈子环境的进步。

fakeking 发表于 2023-10-15 12:37:44

看完了,最后一句写的很好,等我的到了也观察下

业余机械师 发表于 2023-10-15 12:56:56

沙发!
记得当初我某个帖子里说现在这些玩具很多都是中低水平,北青设计算中上等。遭到很多人对“中上”一词的激烈不满,认为是顶流。在我看来目前顶流还未出现,需要市场大浪淘沙,继续熬制。
很喜欢这样细致的技术贴(虽然文字太多哈),直接关注up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说的道理~ 发表于 2023-10-15 12:57:43

定价这么离谱还不能到手玩

墨海星辰 发表于 2023-10-15 13:09:30

导师:论文写的不行,回去重写!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61.png

TNTTVSGOU 发表于 2023-10-15 13:19:28

好!建议申请无余!

碗里酒 发表于 2023-10-15 14:10:24

收藏,等我的19到了就改改

Army丶 发表于 2023-10-15 14:28:57

进无余

大自然的操作家 发表于 2023-10-15 15:14:40

楼主实在是牛逼。我的管座就是卷的厉害,但是还是觉得北青还是很给力的

kok_ye 发表于 2023-10-15 15:40:44

非常好的文章,这才是论坛该有的东西,赞一个!

简单。。 发表于 2023-10-15 15:42:17

滑套和气缸一开始就一起往后就达不到全行程吧?

kok_ye 发表于 2023-10-15 15:43:51

有了问题分析,如果能从玩家可以着手处理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而不是从厂家角度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对现在已经入手的玩家更有帮助,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YangZ 发表于 2023-10-15 15:54:10

确实,我也发现拉第一下上膛的时候管座跟滑套会卡一下。管座那里粘一小节电工胶布会好很多

Agr·小宇 发表于 2023-10-15 16:01:18

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As_K 发表于 2023-10-15 16:13:22

kok_ye 发表于 2023-10-15 15:43
有了问题分析,如果能从玩家可以着手处理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而不是从厂家角度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对现在已经入手的玩家更有帮助,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如果玩家的角度可以去解决的话肯定最好,但是目前我还没想到什么简单的解决方法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所以也是在尾声的地方特别的去说,呼吁大家一起来找找办法,也是帮我想想办法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As_K 发表于 2023-10-15 16:14:14

苏木木 发表于 2023-10-15 15:42
滑套和气缸一开始就一起往后就达不到全行程吧?

是的,如果始终保持连接状态就达不到全行程,需要让它俩一开始是锁着的,但是在中间解锁

简单。。 发表于 2023-10-15 17:00:38

As_K 发表于 2023-10-15 16:14
是的,如果始终保持连接状态就达不到全行程,需要让它俩一开始是锁着的,但是在中间解锁

中间解锁的结构可能又是另一个易损件,解决一个问题,又引出另一个问题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dogdt22910 发表于 2023-10-15 17:30:36

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北青

As_K 发表于 2023-10-15 17:52:58

更新一波,目前发现如果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把快拆的拨动开关向下垫大约1mm的高度就能强行让管座维持在开锁状态,就是不知道这样对性能有没有影响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chigua.png

daxiaodian 发表于 2023-10-15 18:50:36

起床失败 发表于 2023-10-15 12:57
定价这么离谱还不能到手玩

一辆车定价高不高二手市场最能反映情况, 这个市场也一样,到目前你也无法10张下买到二手吧,觉得不值还有可选择的那么多,任何一个行业天花板产品你和我说有便宜的么。

说的道理~ 发表于 2023-10-15 19:11:17

daxiaodian 发表于 2023-10-15 18:50
一辆车定价高不高二手市场最能反映情况, 这个市场也一样,到目前你也无法10张下买到二手吧,觉得不值还有可选择的那么多,任何一个行业天花板产品你和我说有便宜的么。

定价高,溢价也高呗,同类产品跟进的话就这一身毛病算不上天花板。

daxiaodian 发表于 2023-10-15 19:24:28

起床失败 发表于 2023-10-15 19:11
定价高,溢价也高呗,同类产品跟进的话就这一身毛病算不上天花板。

那不是还没跟进么

As_K 发表于 2023-10-15 19:28:28

G17以现在的状态到不了天花板级别,19X也到不了,但是从波箱这类功能内构来说,直观看起来它确实是要好一些的(当然我只能和udl对比,不知道类fdc结构还有没有做得更好的厂家),个人感觉大概能到电冰箱到衣柜的高度吧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wangchai.png就那种上不去下不来的感觉,很尴尬

格洛克DHS 发表于 2023-10-15 20:27:18

好帖,顶起

daieufsi 发表于 2023-10-15 21:40:48

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wangchai.png小心被删帖子

sogood310 发表于 2023-10-15 21:42:28

支持楼主客观的分析,可惜了发晚了两天,不过相信北青能看到。

降调 发表于 2023-10-15 21:44:18

降调 发表于 2023-10-15 21:45:14

好硬的嘴 发表于 2023-10-15 22:00:45

好帖!帮顶

云落 发表于 2023-10-15 22:56:46

降调 发表于 2023-10-15 21:44
我的评价是,做电手的就活该被当成“出生”,我不是在黑,我是阐述事实。这篇文章至少说明了一点,就是北青g17的确值1680这个价。但问题就在于1680已经是大部分人认为是电手的极限价格了。北青当然可以采取提升配置的方式来提高g17的寿命,以避免被人诟病其不耐用,但是在1680的基础上再加价,这有多少人还能接受呢?这就像被卡着脖子一样,你不提配置价格吧被人骂不耐用,你提价格吧被人骂黑心仔。就问你,这上不来下不去的状态是不是就像个出生,所以北青退论坛是个必然的事情,我明明不是出生你们非把我当出生骂,换谁谁受的了。

确实,就目前北青g17的定价来说,无刷电机加全新系统的全行程回趟,确实值得这个价。要我说北青就不应该研发这个全新的系统,还是用p99成熟的系统,出厂无刷电机加钢波,定价一千出头也能卖爆。还不用因为新系统故障率高而招来喷子和同行的围攻而导致退坛了。

筱源 发表于 2023-10-15 23:57:47

看这个有点看论文的感觉

chenwhy 发表于 2023-10-16 00:09:54

好帖

kaikai0220 发表于 2023-10-16 00:21:15

FAtBeARJv 发表于 2023-10-16 00:28:41

kaikai0220 发表于 2023-10-16 00:21
应该说,目前屋子有点矮,即使是天花板,也不够高。

这话说到家了

SimpleTiger 发表于 2023-10-16 00:31:08

建议进无余,近年来难得的有理有据的研究贴

秋风起白云飞 发表于 2023-10-16 00:32:18

好帖,但是厂长故意退出论坛了

As_K 发表于 2023-10-16 00:38:36

kaikai0220 发表于 2023-10-16 00:21
应该说,目前屋子有点矮,即使是天花板,也不够高。

确实,要看用绝对位置还是相对位置,目前北青确实是电手顶流,但是多少有种矮子里拔高个的感觉

费希特 发表于 2023-10-16 00:51:15

冠希88 发表于 2023-10-16 01:21:20

高飞鼠来宝 发表于 2023-10-16 05:23:52

好多人说北青设计没问题 只是品控差点,现在看来设计也不是完全没问题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MegaTi 发表于 2023-10-16 07:47:53

先收藏慢慢看

FakeMonk 发表于 2023-10-16 08:27:26

好好好

savagewing 发表于 2023-10-16 08:30:00

好文

骑摩托的射手 发表于 2023-10-16 08:33:43

轻微的打磨和垫胶布,目前我是这样解决的

骑摩托的射手 发表于 2023-10-16 08:35:16

重新设计管座是最优解决方案

对狙吗我20mm 发表于 2023-10-16 08:59:56

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原因,问题如何解决,点赞

小明Mark 发表于 2023-10-16 09:02:01

好帖 但是已经卷了

chusthen 发表于 2023-10-16 09:08:11

严谨求实

单发双行程 发表于 2023-10-16 09:16:53

我轻度把玩也有点卷了,只能说对于一般玩家,只能等它卷了之后打磨掉卷边,剩下的听天由命了

TTJ-火车头 发表于 2023-10-16 09:21:07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北青学家】从工作过程探究北青g17管座异常损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