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海 发表于 2024-1-23 21:25:51

原理性探讨和解决短管改造中的掉跑分问题

本帖最后由 峰海 于 2024-1-24 18:01 编辑

省流助手:
1,对50和50以上气量来说,通过合理搭配内管和气量是可以克服掉跑分问题的,其他附加性的改造是非必需的。
2,对于50以下配超小气量来说,有可能存在跑分的物理极限,可以通过额外措施来提高跑分,主要包括:
1)阻弹器。效果最明显,很简便,副作用偏大。不介意音爆和蛋道的情况下推荐。
2)大流量出气嘴。效果一般,有一定额外成本略,没有明显副作用,配合用大一号气量更有效。掉跑分幅度不大且不怕麻烦介意其他方式副作用的情况下推荐。
3)小内径内管。效果中等,很简便,副作用中等。建议非必需时不用做首选项,追求简便图省事的情况除外。
3,避坑误区
1)对超小气量来说,增大气量并不能显著解决掉跑分问题,而是需要增大水蛋启动瞬间后方的压强,也就是“让压气更猛”。
2)使用大流量出气嘴时,应配合“稍大一些”的气量,而不是配合“大气量”,否则提跑分的效果会相互抵消。
——————————————————
在短管+小气量的改造中,容易出现跑分显著不达标的情况,本文将通过几个(尽量)锁定变量的实验数据,从原理上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和变化规律,并提出解决设想。没有耐心看解析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底看结论。

我们知道,水蛋从静止被加速到(弹簧所能提供的)最大速度时所经过的距离(不妨称为“水蛋达速距离”),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跑分最大化为标志的)“理想管长”,如果内管的长度偏离理想管长,就会引起跑分不达标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以各种方式来调节“达速距离”来和玩具外形所限制的管长相一致。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知道影响“水蛋达速距离”的核心因素其实就是气缸出气对水蛋所赋予的加速度大小,加速度越大,则“水蛋达速距离”也就是支持的理想管长就越短。与这个加速度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
1、水蛋受到的后方气体的压强,具体受下列因素影响
1)弹簧的力度。力度越大水蛋的加速度就越大。
2)拍头开始压气时所具有的初速度,初速度越大水蛋的加速度就越大。
3)水蛋受到的静阻力,影响水蛋被推动时所需要的临界压强。水蛋受到的静阻力越大,则被推动时后方的压强越大,水蛋的加速度就越大。
4)出气嘴的流量。在水蛋后方有限的固定空间里,出气嘴流量越大,单位时间里形成的压强就越大,水蛋的加速度就越大。

2、水蛋受到后方气体压强的持续时间
1)拍头O圈的膨胀时长。时长越短,漏气损耗的气量越小,满气压推动水蛋的时间就越长。
2)气缸的有效气量。气量越大,满气压推动水蛋的时间就越长。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实验数据来分析以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和体现在改造的具体环节中的。

实验一、验证目标
1、理想管长与气量之间的比值会随着气量大小而有规律的变化。
2、拍头压气越“猛”,水蛋的“达速距离”就越短,相应的所支持的理想管长就越短 。

实验条件:以其他配置固定不变的同一支发射器配用各种不同的气缸、处于理想长度的内管、附件(阻蛋器、大流量出气嘴),得出系列锁定变量的数据,用于对比分析、寻找规律。

实验条件:以其他配置固定不变的同一支发射器配用各种不同的气缸、处于理想长度的内管、附件(阻蛋器、大流量出气嘴),得出系列锁定变量的数据,用于对比分析、寻找规律。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5694655802_803.jpg
从数据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气量的减小,气量/理想管长的比值逐渐增大,这意味着,随着气量的减小,理想管长以更大的幅度在减小。也就是说,气量越小的气缸,支持的理想管长缩短的越快。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气量越小的气缸,拍头在越过气缸开孔开始真正压气时,自身具有的速度越大,压气的强度也越猛,可以更快的将气体压出气缸,对蛋的加速度也越大,因此支持的理想管长也就越短。后面将提到的大流量出气嘴也是在这个原理上的进一步极端化的改造方法。

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在适配短管发射器时,不能按照大气量或全气量的理想管长进行等比例的缩减计算,否则管就会长于小气量时的理想管长,造成跑分损失。

从感性角度说,气量越小,理想管长短得越“狠”;气量越大,理想管长长得越“狠”

实验二、推测拍头O圈膨胀时长占比过大会降低跑分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5706283504_980.jpg
对比实验一各状态下的跑分情况,可以明显发现在气量下降到标称40%时,推测由于拍头O圈膨胀时段在整个(本就已经很短的)压气过程占比过大,导致大量气体在O圈膨胀过程中损耗,剩余气体已经不足以推动水蛋达到弹簧所能提供的最大跑分,此时无论怎样调整管长已经无法起到明显作用。粗略推测,在本实验玩具的配置下,标称40%气量左右时为出现此问题的拐点,50%和以上的气量上不存在类似问题。对其他配置的玩具,此趋势也应该不同程度的存在。

实验三、验证在拍头O圈膨胀时长占比过大造成跑分损失时,增大气量无法解决问题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5760994458_723.jpg
提取实验一中标称40%气量的管长配置,换用更大气量的气缸后测试跑分,跑分上会在气量稍大一些后有小幅度增加,但随着气量进一步增大、跑分会进一步直线下降,在管长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怎样更改气量依然不能达到弹簧所能支持的正常跑分6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拍头压气强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蛋的“达速距离”并没有缩短到和内管一致的程度,尽管总气量增大了,但是会出现拍头还没到底时蛋先出管的情况,新增的气量还是被浪费掉了,作用不到水蛋上。所以在内管超短的情况下,必须设法提高压气强度才能解决问题,单纯增大气量没有作用。

实验四、通过阻蛋器验证水蛋受到的静阻力越大、获得的加速度越大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5812418272_467.jpg
如上所述,要解决内管太短低于“达速距离”的问题,根本解决办法就是提高压气强度,其中之一就是加阻蛋器。
本实验提取实验一中标称40%气量的配置,加上阻蛋器后,获得的跑分明显提高,说明通过阻蛋器使水蛋的静阻力加大、水蛋“等待”后方气压增大到更大以后再启动,可以有效的降低“达速距离”,从而可以在更短的内管上获得尽量大的跑分。

实验五、通过大流量出气嘴验证水蛋受到的压强越大、获得的加速度越大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5839386827_414.jpg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6205654117_911.jpg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6205658532_476.jpg
提高压气强度的另一个方法是使用大流量出气嘴。大流量出气嘴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更大流量的出气速度,使水蛋后方固定空间内的气压更快的增大,使水蛋获得更高的加速度,从而降低“达速距离”来适配更短的内管。大流量出气嘴的效果是:
1、在锁定(超短的)内管长度不变时,可以允许搭配稍大一号的气缸,而避免出现实验三出现的“增大气量后拍头未到底水蛋已出管导致新增气量无效”的问题,使增大气量可以体现出效果来。
2、在锁定气缸气量不变时,可以允许搭配(比正常搭配比下)更短的内管,来适应发射器外形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大流量出气嘴的适用场合主要是可用气量导致O圈膨胀段占比太大引起实际压气段太小、增大气缸气量又无法适配短内管时的“两难”问题,所以过度的增大气缸气量是无效也没有必要的。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增大气量会导致拍头压气的初速速度降低而加大“达速距离”,而使用大流量出气嘴会缩短“达速距离”。所以,同时使用大流量出气嘴搭配大气量气缸是效果相互抵消的,是不符合改造逻辑的,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不如不捣鼓。大气量出气嘴搭配的应该是“稍大一号”的气量,而不是“大气量”。

实验五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反映上述原理。

实验六、验证阻蛋器和大流量出气嘴的效用大小和叠加情况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3/1706015922564371_843.jpg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阻蛋器和大流量出气嘴在增大跑分上的作用会一定程度的叠加。

梳理一下数据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如下:要解决跑分不达标的问题,我们可以按如下方式分类处理:

一、常规解决办法
1、最简单粗暴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增大主弹簧,但增大了波箱的整体负荷,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2、为减少拍头O圈膨胀段的时间和行程,减少对跑分的拖累
1)对于普通射速来说,可以尽量选择更软的O圈,使O圈能够更早、更容易的膨胀到位。
2)对于高射速来说,可以选择略硬、外径略大的O圈,通过减小O圈与气缸的间隙来实现让O圈更快形成气密的目的,同时不会因为O圈太软而在高射速下来不及回缩而引起问题。
3、适度的切拉桥
对于使用超小气缸的情况来说,由于天梯复位速度很快,即使没有改高射速,也可能需要考虑因地制宜的切拉桥来避免闭锁不及时的问题。
4、酌情考虑不使用移柱齿
对于使用超小气量同时射速较高时,需要更大幅度加快拉桥复位的速度,而同时提前开锁的风险其实已经大幅度的减少,所以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非移柱齿,使拉桥能更早的释放,从而避免需要极端切拉桥、甚至“切无可切”的问题。

二、具体解决方法
1、对于50%及以上气量
对于50%及以上的气量来说,是不存在跑分无法达标的不可逾越的障碍的。此时避免掉跑分的主要方向应是合理的搭配内管和气量,避免受限于他人经验数据或者按照大气量时的经验等比缩减套用到小气量上,要根据自己改造的实际情况,放开思路多尝试一下不同的搭配比。
对于实在无法达到跑分标准的,可以有选择的部分使用小气量上的一些改造措施来助一臂之力。

2、对于小于50%气量
此时会存在一些因为靠近或达到物理极限的因素造成跑分顽固性的降低,即使配用了跑分最大化(但还达不到正常跑分)的内管长度时依然存在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尝试解决:
1)加阻蛋器
效用最强立竿见影。但是副作用明显,会增大气爆音,也可能会挑蛋和影响蛋道。
2)换用大流量出气嘴
效用中等,但副作用不明显
3)小幅度增大气量。前提是在换用大流量出气嘴基础上,单纯的加大气量作用不明显。
4)换用稍小内径的内管
原理与加阻蛋器相同,与电手使用小内径内管类似。实测40气量时用11厘米7.5内管+阻弹器+大流量出气嘴时的跑分与单纯使用10厘米7.1内管的跑分相当。副作用是会破坏“大管小蛋”的蛋道原则,有可能会拖累蛋道。
特别说明一下: 由于50和50以上的气量,可以通过合理搭配气量内管来避免掉跑分,而50以下气量使用小内径内管时,必须使用相对较大的蛋(比如7.3管配7.3蛋)才能达到通过增大静止水蛋的阻力从而提高水蛋启动时后方压强来实现提速的效果,如果还使用相对于细管更小的蛋,则不会达到足够的提速效果。所以综合来看,使用小内径内管并不是一个效益和必要性靠前的优解,不到其他方法无效时不建议采用。

5)适当泡大一点水蛋
原理同使用小内径内管

以上,所有实验数据与配置均基于个人使用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也可能存在实验误差,仅用于示例说明,请大家不要参照!不要参照!不要参照!
文中观点仅供探讨,非指南,欢迎大家讨论、补充、指正。

电手狂魔假大湿 发表于 2024-1-23 21:31:08

听我讲一句,我个人觉得短管用7.1内管比较好用,初速也会更高https://shuidan.app1.magcloud.net/public/emotion/face_012.png

装甲集团 发表于 2024-1-23 22:09:53

当初先生退出中科院,我是极力反对的

戈登弗里曼5 发表于 2024-1-23 22:27:18

牛逼,好帖

峰海 发表于 2024-1-23 22:51:56

麦克阿射 发表于 2024-01-23 22:09
当初先生退出中科院,我是极力反对的

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19.png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19.png

Salukura 发表于 2024-1-23 22:53:14

大佬,如果fsq超速了,换了俩弹簧也感觉超速了,超痛,请教一下怎么降初速,我是70%气量,27cm管7.5内径,没装上旋,弹簧原先用的是1.3线径的弹簧,换了m75之后没多大改善,甚至感觉更疼了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麦德森 发表于 2024-1-23 23:07:32

之前根据大佬帖子使用50缸搭配pdx的18cm内管蛋道极好,但有一段时间没用发射器后再次下场发现疯狂尿蛋,甚至拆了一次波完全检查各部分气密也没有问题,至今这把pdx还在尿蛋吃灰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55.png

峰海 发表于 2024-1-23 23:09:28

Salukura 发表于 2024-01-23 22:53
大佬,如果fsq超速了,换了俩弹簧也感觉超速了,超痛,请教一下怎么降初速,我是70%气量,27cm管7.5内径,没装上旋,弹簧原先用的是1.3线径的弹簧,换了m75之后没多大改善,甚至感觉更疼了

呃,那就再进一步减弱簧啊。现在簧的标号没有统一标准,不好按标号估测,一直减弱到需要的跑分就好啊

峰海 发表于 2024-1-23 23:12:08

麦德森 发表于 2024-01-23 23:07
之前根据大佬帖子使用50缸搭配pdx的18cm内管蛋道极好,但有一段时间没用发射器后再次下场发现疯狂尿蛋,甚至拆了一次波完全检查各部分气密也没有问题,至今这把pdx还在尿蛋吃灰

不妨看看是不是拍头O圈里油干了导致O圈不能在短行程下有效膨胀到位而漏气。把O圈清理一下,气缸重新上油,没准就会好了

rickDK 发表于 2024-1-23 23:14:52

学习了

EXzegok 发表于 2024-1-23 23:44:21

小刚短管我用的最立竿见影的提速方法是 换7.3内管

峰海 发表于 2024-1-24 00:42:00

EXzegok 发表于 2024-01-23 23:44
小刚短管我用的最立竿见影的提速方法是 换7.3内管

换细管的确是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但是最好还是有选择的使用。用细管的实质就是“大管大蛋”,对蛋道是有影响的。对于50和50以上气量来说没有必要非用细管不可,最好还是通过搭配好气量内管来实现跑分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使用细管而影响蛋道。

AssCream 发表于 2024-1-24 00:48:09

麦德森 发表于 2024-01-23 23:07
之前根据大佬帖子使用50缸搭配pdx的18cm内管蛋道极好,但有一段时间没用发射器后再次下场发现疯狂尿蛋,甚至拆了一次波完全检查各部分气密也没有问题,至今这把pdx还在尿蛋吃灰

也有可能是拉桥簧疲软了,我的PDX拉桥簧用了一段时间后就软了,属于没法及时闭锁导致的尿弹

AssCream 发表于 2024-1-24 00:52:01

请问实验四内所用的阻蛋器是哪种款式的?似乎不同阻蛋器的形状会影响推嘴与管口的贴合度,个人感觉阻蛋器的选择也要受推嘴形状的影响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heiha.png

峰海 发表于 2024-1-24 00:56:08

AssCream 发表于 2024-01-24 00:52
请问实验四内所用的阻蛋器是哪种款式的?似乎不同阻蛋器的形状会影响推嘴与管口的贴合度,个人感觉阻蛋器的选择也要受推嘴形状的影响

我就是用的最普通款的那种阻弹,三洋做的。要说阻弹的形状,按说应该是最早出现时玩家手工DIY的软质阻弹最好,阻力适中。硬质阻弹的话我记得以前论坛里油大佬做的打印的阻弹,只有几个点对水蛋进行阻挡,阻力较小还能泄压,那个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AssCream 发表于 2024-1-24 01:06:05

峰海 发表于 2024-01-24 00:56
我就是用的最普通款的那种阻弹,三洋做的。要说阻弹的形状,按说应该是最早出现时玩家手工DIY的软质阻弹最好,阻力适中。硬质阻弹的话我记得以前论坛里油大佬做的打印的阻弹,只有几个点对水蛋进行阻挡,阻力较小还能泄压,那个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在管底泄压应该会影响初速吧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41.png,毕竟会浪费有效气量,个人泄压应该还是在管口泄,能产生阻蛋效果的结构和蛋体的形状越贴合约好(我感觉一个点这样的结构会在挤压水弹的同时让被挤压的部分与管壁产生缝隙,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漏气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18.png);
之前躺床上发呆想到一种内径能从7.1均匀变化到7.5的内管:前半段设置为7.1,会有阻弹的效果,同时蛋与管内壁的缝隙更小,加速效果能有一定提升;后续逐渐扩大成7.5,让蛋恢复形变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18.png;

正人君子0429 发表于 2024-1-24 01:41:31

斩百鬼 发表于 2024-1-24 02:10:23

小内径管并不会干扰弹道 前提是管径大于蛋径

峰海 发表于 2024-1-24 02:36:36

AssCream 发表于 2024-01-24 01:06
在管底泄压应该会影响初速吧,毕竟会浪费有效气量,个人泄压应该还是在管口泄,能产生阻蛋效果的结构和蛋体的形状越贴合约好(我感觉一个点这样的结构会在挤压水弹的同时让被挤压的部分与管壁产生缝隙,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漏气);
之前躺床上发呆想到一种内径能从7.1均匀变化到7.5的内管:前半段设置为7.1,会有阻弹的效果,同时蛋与管内壁的缝隙更小,加速效果能有一定提升;后续逐渐扩大成7.5,让蛋恢复形变;

做泄压阻弹的大佬当时应该考虑的不是用阻弹在短管上增跑分的用途,是用在全场景下防止推嘴把蛋推向内管深处的阻弹器的最初始用途,所以需要既能挡住蛋又尽量不增大气压引起音爆。
变径管的想法可行,但我个人看法是不如阻弹器来的简单。从原理上说,只需要在水蛋的启动位置上增加阻力,让水蛋启动前后方气压增大,就可以达到增加水蛋加速度的作用了,水蛋启动后后方气压也会自然的逐渐增大,并不需要持续给水蛋增加阻力来获得更大的后方气压,而且变径段的持续增加阻力也会影响蛋的加速,所以较长的小内径段并不必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整体换用小内径内管放在比较靠后选择的原因,不必要的增阻段会抵消一定的提速效果,没有必要。

EXzegok 发表于 2024-1-24 03:32:09

峰海 发表于 2024-01-24 00:42
换细管的确是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但是最好还是有选择的使用。用细管的实质就是“大管大蛋”,对蛋道是有影响的。对于50和50以上气量来说没有必要非用细管不可,最好还是通过搭配好气量内管来实现跑分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使用细管而影响蛋道。

7.3管子当然不可能还打7.3的蛋都是7.15左右的但实际管子越短 蛋尺寸对弹道影响越小参考电手的表现都是蛋大于管

丶树袋熊 发表于 2024-1-24 04:11:43

Salukura 发表于 2024-01-23 22:53
大佬,如果fsq超速了,换了俩弹簧也感觉超速了,超痛,请教一下怎么降初速,我是70%气量,27cm管7.5内径,没装上旋,弹簧原先用的是1.3线径的弹簧,换了m75之后没多大改善,甚至感觉更疼了

我之前选择剪弹簧,一圈剪完,测一下

撒火 发表于 2024-1-24 04:34:33

大佬,你这个帖子如果早发2天,我也不至于把我的mp5反复拆装了五六次(开玩笑的)。我拜读你之前的帖子,找准初速最大化再适当延长一点内管,两天前开工直至昨天才调完,不过我是反向调整的,保持内管长度不变19.7cm,通过微调气缸的开孔来确定初速最大化,我之前用理论50%气缸,但弹道末端有些散,用23cm的管弹道就好了,为了不影响发射器的外观保持用19.7内管,单纯把气量逐渐减少,每次用圆锉锉气缸孔每次减少1.5毫米(黄铜气缸),反复调试,现在气缸大约42%,配19.7内管,弹道满意。不过我可能锉多了,导致正如你新帖所说,没给O圈膨胀留气量,现在用m75卷毛初速73左右,用m80卷毛初速75-78。之前50气缸配19.7内管,m75和m80卷毛初速分别到76和82,明显降速了。
我的配置,没用阻蛋器,也没用大流量缸头,18比移柱,拉桥版,推嘴闭合时是直接顶的内管倒角,拍头O圈几乎和气缸内径一样,竖直状态活塞可自由下落。

撒火 发表于 2024-1-24 04:37:23

下来我再试试阻蛋器,希望爆破音不要太大

峰海 发表于 2024-1-24 04:52:57

EXzegok 发表于 2024-01-24 03:32
7.3管子当然不可能还打7.3的蛋  都是7.15左右的  但实际管子越短 蛋尺寸对弹道影响越小  参考电手的表现  都是蛋大于管  

如果用了细管,还用沿用大管小蛋,是难以解决超小气量时压气行程太短和压气强度不够的问题的。这种方式用在长管上或许会提高一点跑分,因为原理上是相当于变相增大了气量。但是用在超小气量时起到的作用不会明显,因为这时需要的是对静止时的水蛋施加更大的阻力,来提高水蛋启动瞬间压气的强度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这时单纯的增大气量是无法显著提速的,主楼的实验里已经验证过了。所以想超小气量时用细管,必须同时用偏大蛋才有明显的提升跑分的效果。主楼提到了,11厘米7.5管7.3蛋用了阻弹和大流量出气嘴以后,与10厘米7.1管加超口径7.3蛋的跑分相当,可见用细管加大蛋的提升效率也不算多有优势,同时可以想象,7.3管加7.15蛋的效果肯定是难以提高跑分到同等幅度的。阻弹器的内径一般在7.0左右甚至低于7.0,可以提供足够大的阻力来使7.3的水蛋启动时的压气强度更高,同时在这之后又不会因为使用细管对7.3的水蛋全程施加持续的不必要的阻力,所以单从合理性角度说,用阻弹是比用细管更有利的。

峰海 发表于 2024-1-24 05:29:51

撒火 发表于 2024-01-24 04:34
大佬,你这个帖子如果早发2天,我也不至于把我的mp5反复拆装了五六次(开玩笑的)。我拜读你之前的帖子,找准初速最大化再适当延长一点内管,两天前开工直至昨天才调完,不过我是反向调整的,保持内管长度不变19.7cm,通过微调气缸的开孔来确定初速最大化,我之前用理论50%气缸,但弹道末端有些散,用23cm的管弹道就好了,为了不影响发射器的外观保持用19.7内管,单纯把气量逐渐减少,每次用圆锉锉气缸孔每次减少1.5毫米(黄铜气缸),反复调试,现在气缸大约42%,配19.7内管,弹道满意。不过我可能锉多了,导致正如你新帖所说,没给O圈膨胀留气量,现在用m75卷毛初速73左右,用m80卷毛初速75-78。之前50气缸配19.7内管,m75和m80卷毛初速分别到76和82,明显降速了。
我的配置,没用阻蛋器,也没用大流量缸头,18比移柱,拉桥版,推嘴闭合时是直接顶的内管倒角,拍头O圈几乎和气缸内径一样,竖直状态活塞可自由下落。

你的调试数据和我的个人经验是类似的,理想管长是一个区间,根据气量大小不同可能会覆盖3-5厘米,区间内跑分区别不大,区间里最小值时保证初速最大,最大值时蛋道最好。估计你用50气量时,19.7就是最小理想管长,23是最大理想管长;用42气量时,可能19.7变成了(或稍大于)最大理想管长,所以蛋道相对好但是跑分掉了一些。
如果这个假想成立的话,那意味着想跑分提起来,就需要把19.7稍微再切短一点,或者把气量再稍微增大一点。我测试时和你的方法类似,也是锁定管长,把气缸上切一个很长的开孔,在开孔外粘不同长度的金属片来遮挡开孔从而获得各种精确比例的气量。建议你也可以用类似方法,稍微增大一点现有气缸的气量,来观测增大多少能获得理想效果。暂时不建议考虑阻弹或大流量出气嘴,这些都是气量受限无法增大时迫不得已的办法,没有必要把问题搞复杂。好在你现在的调整方向是考虑增大气量,那就简单点,测试出需要增大多少气量就行了,之后换气缸也好,给现有气缸的开孔“打补丁”也好,都相对容易。

Salukura 发表于 2024-1-24 06:49:25

峰海 发表于 2024-01-23 23:09
呃,那就再进一步减弱簧啊。现在簧的标号没有统一标准,不好按标号估测,一直减弱到需要的跑分就好啊

好的谢谢

校长大人 发表于 2024-1-24 07:28:05

大佬又来了

Homemaker 发表于 2024-1-24 08:06:50

牛,顶帖

极领域Gun-Field 发表于 2024-1-24 08:16:49

大佬我这基本上都是长内管,基本上都是40cm朝上,因为发射器全部都是长款。是不是都得用全气量啊,40cm朝上内管推不推荐用阻弹器啊,求全气量长管如何增加初速

老野马 发表于 2024-1-24 08:41:03

两只老虎跑得快 发表于 2024-1-24 08:47:27

AssCream 发表于 2024-1-24 09:47:33

峰海 发表于 2024-01-24 02:36
做泄压阻弹的大佬当时应该考虑的不是用阻弹在短管上增跑分的用途,是用在全场景下防止推嘴把蛋推向内管深处的阻弹器的最初始用途,所以需要既能挡住蛋又尽量不增大气压引起音爆。
变径管的想法可行,但我个人看法是不如阻弹器来的简单。从原理上说,只需要在水蛋的启动位置上增加阻力,让水蛋启动前后方气压增大,就可以达到增加水蛋加速度的作用了,水蛋启动后后方气压也会自然的逐渐增大,并不需要持续给水蛋增加阻力来获得更大的后方气压,而且变径段的持续增加阻力也会影响蛋的加速,所以较长的小内径段并不必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整体换用小内径内管放在比较靠后选择的原因,不必要的增阻段会抵消一定的提速效果,没有必要。

受教了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73.png仔细一想确实有道理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26.png;不愧是峰海大佬,思维如此缜密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AssCream 发表于 2024-1-24 09:55:47

心硕而动 发表于 2024-01-24 08:16
大佬我这基本上都是长内管,基本上都是40cm朝上,因为发射器全部都是长款。是不是都得用全气量啊,40cm朝上内管推不推荐用阻弹器啊,求全气量长管如何增加初速

我也有内管40cm+的发射器,全气量做好气密秒速30以内基本上没问题,(不过全气量就没有回趟了)初速不够可以加更大的弹簧来解决;阻蛋器装了确实有用,可以考虑加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heiha.png

功德刺客 发表于 2024-1-24 10:33:43

好贴,顶

味道很独特 发表于 2024-1-24 10:36:24

先赞后看

撒火 发表于 2024-1-24 11:21:46

峰海 发表于 2024-01-24 05:29
你的调试数据和我的个人经验是类似的,理想管长是一个区间,根据气量大小不同可能会覆盖3-5厘米,区间内跑分区别不大,区间里最小值时保证初速最大,最大值时蛋道最好。估计你用50气量时,19.7就是最小理想管长,23是最大理想管长;用42气量时,可能19.7变成了(或稍大于)最大理想管长,所以蛋道相对好但是跑分掉了一些。
如果这个假想成立的话,那意味着想跑分提起来,就需要把19.7稍微再切短一点,或者把气量再稍微增大一点。我测试时和你的方法类似,也是锁定管长,把气缸上切一个很长的开孔,在开孔外粘不同长度的金属片来遮挡开孔从而获得各种精确比例的气量。建议你也可以用类似方法,稍微增大一点现有气缸的气量,来观测增大多少能获得理想效果。暂时不建议考虑阻弹或大流量出气嘴,这些都是气量受限无法增大时迫不得已的办法,没有必要把问题搞复杂。好在你现在的调整方向是考虑增大气量,那就简单点,测试出需要增大多少气量就行了,之后换气缸也好,给现有气缸的开孔“打补丁”也好,都相对容易。

谢谢大佬指点,这个气缸气量被我改的有些小,我先用着,后续准备重新买个气缸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4/170606643045163_479.jpg

云玩家罢了 发表于 2024-1-24 11:32:10

牛的

EXzegok 发表于 2024-1-24 11:37:30

峰海 发表于 2024-01-24 04:52
如果用了细管,还用沿用大管小蛋,是难以解决超小气量时压气行程太短和压气强度不够的问题的。这种方式用在长管上或许会提高一点跑分,因为原理上是相当于变相增大了气量。但是用在超小气量时起到的作用不会明显,因为这时需要的是对静止时的水蛋施加更大的阻力,来提高水蛋启动瞬间压气的强度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这时单纯的增大气量是无法显著提速的,主楼的实验里已经验证过了。所以想超小气量时用细管,必须同时用偏大蛋才有明显的提升跑分的效果。主楼提到了,11厘米7.5管7.3蛋用了阻弹和大流量出气嘴以后,与10厘米7.1管加超口径7.3蛋的跑分相当,可见用细管加大蛋的提升效率也不算多有优势,同时可以想象,7.3管加7.15蛋的效果肯定是难以提高跑分到同等幅度的。阻弹器的内径一般在7.0左右甚至低于7.0,可以提供足够大的阻力来使7.3的水蛋启动时的压气强度更高,同时在这之后又不会因为使用细管对7.3的水蛋全程施加持续的不必要的阻力,所以单从合理性角度说,用阻弹是比用细管更有利的。

80气量30cm   7.3比7.5高10左右来来回回换了好多管子了泡了好多蛋一根根试出来的
http://picapp.sdgun.net/pic/20240124/1706067395710484776.jpg

EXzegok 发表于 2024-1-24 11:41:01

你可能忽略了一点一定范围内 更细的管子在相同推力下提供更大的压强就像用手堵住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得更远一个道理

油腻五花肉 发表于 2024-1-24 11:50:07

感谢楼主的实验,解决懒人我的几个疑惑

Bbqqgwsqj 发表于 2024-1-24 12:43:45

FunnyMudPee 发表于 2024-1-24 13:17:04

收藏了

峰海 发表于 2024-1-24 13:30:29

EXzegok 发表于 2024-01-24 11:41
你可能忽略了一点  一定范围内 更细的管子在相同推力下提供更大的压强  就像用手堵住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得更远一个道理

你还是没有想透超小气量下为什么跑分上不来的原因。
确实在长管上缩小内径可以增大一点气压提高一点跑分,但这种方法不是优解,因为长管下完全可以通过调节气量实现增大跑分,没有必要非缩内径不可。比如你上面说的80气量配30管,不想改变管长的话,把气量降到70左右跑分自然就上去了。
而在超短管配超小气量时,缩小内管内径增大气压的作用会显得很弱(因为管短,增压的持续累积时间短),而且达不到让水蛋启动瞬间后方气压明显提高的作用,所以提速效果就不明显。除非极端化的缩小内径,比如主楼里我测试的用7.1管配超口径的7.3蛋,才能达到增压足够大的效果,但是这样改会影响蛋道失去均衡,所以用小内径管同样不是一个优解。

喵喵打灰机 发表于 2024-1-24 13:56:52

看看

EXzegok 发表于 2024-1-24 15:15:41

峰海 发表于 2024-01-24 13:30
你还是没有想透超小气量下为什么跑分上不来的原因。
确实在长管上缩小内径可以增大一点气压提高一点跑分,但这种方法不是优解,因为长管下完全可以通过调节气量实现增大跑分,没有必要非缩内径不可。比如你上面说的80气量配30管,不想改变管长的话,把气量降到70左右跑分自然就上去了。
而在超短管配超小气量时,缩小内管内径增大气压的作用会显得很弱(因为管短,增压的持续累积时间短),而且达不到让水蛋启动瞬间后方气压明显提高的作用,所以提速效果就不明显。除非极端化的缩小内径,比如主楼里我测试的用7.1管配超口径的7.3蛋,才能达到增压足够大的效果,但是这样改会影响蛋道失去均衡,所以用小内径管同样不是一个优解。

mp5k反装50气量8cm管 我很早就实践过了对比电手相同气量的优异表现得出的结论也是普通波派头的气密形成需要浪费一部分气量这个道理没那么深奥   另外作为一个懒人   我还是觉得换管子比拆波换缸方便且有效只是提出一个可行方案没有否定你的观点

峰海 发表于 2024-1-24 15:30:41

EXzegok 发表于 2024-01-24 15:15
mp5k反装50气量8cm管 我很早就实践过了  对比电手相同气量的优异表现  得出的结论也是普通波派头的气密形成需要浪费一部分气量  这个道理没那么深奥   另外作为一个懒人   我还是觉得换管子比拆波换缸方便且有效  只是提出一个可行方案  没有否定你的观点  

换小内径管确实是相对最简便的方法,思路也比较明确不烧脑,这是无可否的优点。我的帖子都比较习惯于“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对原理和合理性上纠结得比较细,希望让新手懂得原理以后能根据原理去举一反三的优选甚至探索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改造方法,而不是亦步亦趋的去抄别人作业。所以我的帖子里难免会有各种思路和方法之间的碰撞和比较,并不意味着彻底肯定或彻底否定。还请体谅和理解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Captain_77 发表于 2024-1-24 21:12:39

打字辛苦了

PooorGuy 发表于 2024-1-24 21:26:31

好好好,支持大佬https://mag1.sdgun.net/public/emotion/face_jizhi.png

没事玩玩 发表于 2024-1-25 07:30:23

必须赞

屌丝男爵 发表于 2024-1-25 10:18:19

哥们你这写的毕业论文吧,我本科的毕业论文跟你这比起来相形见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理性探讨和解决短管改造中的掉跑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