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ivll 于 2023-8-18 19:19 编辑
本帖讨论玩具为不可发射玩具
##配置描述
以下均为 P1 数据
- 第三方铝滑
- 第三方飞机座
- 黑牛握把
- 影袭锤组
- 第三方铝中身
##现象描述
手拉上膛时,上膛到位后松手,滑不能自行归位,卡在某一固定位置,如图所示(借图)

##阻力点排查
- 板机连杆:卡住时,板机形成正常,无明显阻力,初步排除板机连杆阻力
- 切气片:将切气片拆除,现象仍然存在;切气片安装时,用刀片按压,结果顺滑,排除切气片阻力
- 击锤轴承与飞机座: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上膛过程中,当飞机座将击锤下压时阻力出现(此为正常情况)。滑归位过程中当飞机座与击锤轴承接触时阻力出现。
- 滑:空滑测试,结果测试顺滑,阻力可忽略,排除滑与轨道及握把的摩擦
阻力是由于击锤轴承与飞机座接触造成。
##原理分析
击锤是通过飞机座与其接触,并在滑动过程中将其下压完成上膛操作。上膛的阻力是不可避免的,是必要通过下压完成击锤复位,击锤复位过后在滑复位过程飞机座将再次接触击锤轴承,此时轴承对飞机座有向上的力,同时会将滑向上顶,导致滑与锤组框的轨道下沿压力变大,从而导致阻力产生。
与此同时会带来一个矛盾的问题:
如果滑与锤组框的轨道下沿空隙较大,会使得滑复位时阻力变小,但是击锤复位时可能会因为下压不够无法复位;
如果滑与锤组框的轨道下沿空隙较小,则必然会导致阻力的出现。
##解决方案的探讨
通常有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 磨飞机座,增大飞机座与击锤轴承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滑与锤组框的轨道下沿的压力,达到减小阻力的目的。但有副作用,副作用就是击锤轴承与飞机座的自然磨损会导致后期需要更换更大直径的轴承或者飞机座垫纸。
- 更换更小的击锤轴承,原理同上,副作用也同上。
- 零阻力,理论可行,但听说设计有缺陷,我没有,无法测试,希望大佬补充。
##难点分析
难点在于需要找到一个平衡或者叫临界点,就是飞机座与击锤轴承之间的距离,即要刚好能够将击锤下压到位,又要在滑复位的时候不产生太大的阻力使得复进簧的弹力能够将滑带回去。
我是小白,以上是我刚自组 P1 遇到的问题和一些思考,在这里寻求大佬探讨一下。
大佬有没有更好的优化思路,我的飞机座再磨就不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