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2-3 11:3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咕咕咕咕咕咕Pro 发表于 2023-02-03 10:08
首先bk1就是个引流产物,做成那样无非是多吸引点玩水玩不下去又喜欢仿真的玩家,这么做对厂家有利是毫无疑问的,而对玩家而言呢?你看着是玩到了“合法”的仿真,你看到这东西背后的东西了吗?那个比虎逼裂还粗的上机匣真能满足你仿真的需求吗?那个小气缸真能满足软弹玩家下场打几十米的需要吗?并没有。他能成功唯一的点就是在七八百的电钢市场里开拓了348的价格,让想尝试的玩家有了低门槛的入口。玩不下去就撇一边去,不会有太多的经济损失。而厂家正是把握这一点,低价多销,反正有源源不断的人愿意尝试,尝试的人能不能玩的下去,厂家才不用考虑
厂家的行为你没法把握,但是你能把握的是你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一大帮子自己打印发射器的讨论厂家怎么走,属于是一点必要都没有
再者,我在18年就在b站关注你了,最开始是尖峰98k的双排弹匣和打印栓。我认可你做打印的能力。如何把握当下的发展方向是很重要的。
割袍断义的问题我第一句话就有解释。软弹和仿真是平行发展,没有替代关系。软能十几二十年不变保持自己的规矩而生机不减,其中并非没有原因。没有因为国内核爆引流的必要就去迎合新来的玩家。从来都是玩家守圈子的规矩,而没有圈子去想办法让玩家满意的事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当年出气动的时候我就预料过水弹的结局。气动是无所谓,和电动没有本质区别。但是试探气动的成功给厂家的信号是可以再度试探jc的底线,结局也就显而易见了。当jc需要把柄的时候,玩家就是最好的韭菜
1,bk1的前后标准接口,快慢机和外形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水圈遗老了,微改50的跑分和不错的性能完全可以下场,剩下的都是技术问题,不是不想做而是暂时无法攻克。仿真?我倒不在意这些,我只在意操作习惯和人机功效,和万年不变的ar布局和ak的大拨片一样,北青的两款电缸都具备拉机柄和合理位置的抛壳窗等特征,在此希望bk1拥有此等改变自然无可厚非。
2,软圈和圈平行发展?没有水圈元老厂家的攻势,软圈这么多年发展也就只停留在飞轮和手拉上,那时候的电缸完全打不过飞轮,nerf发射器的整体性价比也是非常的离谱。现在有如此多的新款电缸和便宜实惠的注塑手拉产品,在动能不超标的前提下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把玩和下场需求。3d打印玩家确实不受太大影响,但圈子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厂家大批量的新产品将占有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玩打印或者自定义的只能是小众,而圈子规则也不会被小众所定义。(上一次圈子大变革是j8发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