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16 16:3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dx簧 发表于 2024-08-16 07:35
大佬近期一直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讨论一下
1. 以7.5管为例, 乳白7.2左右表现最佳, 但因抗压与形变不同, 磨砂是否应当比乳白更大?
2. 跑分稳定➕筛选后的蛋依然有小部分离群, 有没排查方向
3. 同样的蛋两把fsq波动±1和波动±2, 是否都为出气稳定?(无旋15MA4)
4. 波动±2的fsq存在M80更换M95簧跑分增加5的情况, 是否很大可能因为O圈或三通(稳定漏气)导致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根据大管小蛋和内蛋道的原理,我认为越抗形变的蛋,越应该稍微大一些。之所以这个观念没有普及,一是因为大管小蛋的理论成形于乳白当道的年代,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二是水弹圈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有精度的筛蛋器,所以泡7.3、7.4的蛋,无法控制安全余量。
2,要看离群的状态。小幅度离散,蛋本身的圆度问题可能性更大一些;大幅度的暴走的话,蛋的输供推的节奏上不稳,导致切蛋伤蛋后蛋的质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3,我认为都是稳的,我曾经也追求波动±1,现在看淡了,似乎只要±3以内,对蛋道的影响不明显。
4,这个变量有点多不好判断。我认为首先要排除簧的标号是否真的精确的问题,并以此为前提往其他可能性上排查,比如,两次使用的蛋是否有形变能力不同而引起管内气密不同的可能性、在大簧力高冲量下蛋的形变幅度会不会突然性增大而不会保持线性变化,或者说,簧力是不是恰好大到了突破谁水蛋成比例形变的阈值。我觉得想较真找到原因的话,需要一些比较严格锁定变量的对比测试才可能分析出原因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