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说结论:
1、绝大多数情况下,水蛋上不存在蛋在管内被后方气体吸住而影响蛋道的所谓“假倒吸”。
2、“碎蛋”并不意味着“倒吸”。
3、在推嘴推蛋过程中,可能出现蛋挡在推嘴前方阻碍拍头吸气的“真倒吸”,这有可能(仅仅是可能不是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激发时气缸内气量而影响初速。
一、水蛋的运动节奏决定了几乎不可能出现“假倒吸”
正常情况下,拍头开始前冲时水蛋就已经开始在管内向前运动,拍头拍到底时,水蛋应该已经出管或接近出管,拍头开始后拉时,虽然要通过前方内管吸气,但已经影响不到或不足以影响水蛋的运动状态,所以不可能出现蛋在管内被从后方吸住的情况——除非初速低到不可想象、或者内管长到不可想象的极端状态下。
误区排除:假倒吸与碎蛋
三通甚至波箱里出现水蛋碎屑,常常被误认为是“倒吸”,其实不然,这就是碎蛋而已。水蛋被推嘴挤碎后残留在三通里,或者残留在内管里而被推嘴从前方吸气时吸进波箱内部,就造成了“假倒吸”的假象。此时应该解决的是碎蛋问题,而不是去考虑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假倒吸”问题。
二、“真倒吸”的原因和造成的问题

1、如图所示,推嘴后退时,从两个途径吸气进入气缸
1)从前方通过推嘴(第一通道)从内管吸气
2)从后方(即图中第二通道,拍头后片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吸气,通过拍头开孔(第三通道)进入气缸
从视频中可见,当水蛋挡在推嘴前方处于待发位置、同时拉桥还在继续后拉的过程中,推嘴从前方吸气有可能会把已经推到位的水蛋向后吸,从而可能造成气缸吸入的气量不足,进而造成初速波动。倒吸的后果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
1)推嘴后退的最大位置。当推嘴后退的最大位置较靠后时,推嘴与向上运动的水蛋之间有一定距离,推嘴不会直接把蛋吸住,而是把蛋推到位以后,再把蛋往后吸一段距离(像上面视频中那样),此时造成的气缸进气不足的影响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拍头的开孔本身就过小,此时可能造成推嘴的吸力较大,甚至可能把蛋吸回来紧紧贴在推嘴上而变形,造成蛋初始状态就不均一,进而影响蛋道的均一;
当推嘴后退位置较靠前时,情况相反,蛋被顶上来以后迅速与正在吸气的推嘴接触并被吸在推嘴上(以前录过视频,原谅我找不到了),此时就会比较显著的阻碍气缸吸气,造成激发时气量不足而初速损失。
2)气缸的气量。
对于减气量气缸来说,由于拍头拉到最后时会越过气缸开孔从开孔处向外吸气,所以之前即使出现“真倒吸”也可以在此处得到弥补,而不会造成气缸吸气不足;
但对于全气量气缸来说,由于没有气缸开孔来额外吸气,则可能造成气缸吸气不足、初速损失。
三、“真倒吸”的解决办法
1、由上面的图可以看出,由于从推嘴前方吸气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蛋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从后方吸气的角度上解决“真倒吸”——通过减小拍头后片的外径,扩大“第二通道”的流量,使气缸可以尽快的从拍头后方吸气,使气缸内部和推嘴前方的压差尽量减小,从而在根本上减小推嘴吸住水蛋的能力。单纯的拍头扩孔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因为吸气的最初通道并没有变化,单位时间内从外界吸入的气量也不会有变化。
在扩大第二通道的同时,也需要对应的扩大拍头孔来做匹配,保证第三通道的流量不小于第二通道。具体尺寸可以通过“气缸截面积-拍头后片截面积=拍头孔总面积”来计算,我个人经验是拍头孔大约3毫米左右一般就够用了,再进一步扩孔意义不大。
2、解决“真倒吸”的几个注意事项:
1)首先排除拍头后片原装即过大的问题。由于各种补品存在数据规格的不同,存在某些拍头后片外径天生就和某些气缸不匹配的问题。通常换拍头时我们可以把去掉O圈的天梯组放进气缸组,堵住出气嘴以后快速抽出天梯,如果有明显的气爆声,就说明相对气缸内径来说拍头的外径过大,“第二通道”被限制得太小了,需要减小拍头后片外径。
2)如上解析,对于减气量气缸来说,“真倒吸”的矛盾并不突出,并不需要给予过高的关注,通常只需要关注全气量气缸时的“真倒吸”问题。
3)打磨拍头后片外径时需要慎重和渐进尝试,并与O圈的大小和膨胀能力相匹配。外径打磨得过小会影响天梯前冲时的动态气密,得不偿失。
4)拍头和天梯处一定要避免用粘稠的油,以免堵塞吸气的第二通道,影响正常吸气效率。
总结: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真倒吸”还是“假倒吸”,发生的几率都偏低,在没有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以前不要轻易把“碎蛋”当成“倒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