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0-3 13: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海 发表于 2023-10-03 10:55
楼主的主要思路没问题,但有个地方需要调整,即只上半片波壳时,伞齿和马达齿最好不要底边对齐,而是要让马达齿更深入到伞齿齿盘中一点。这样做的原因是半片壳定伞齿位时,未必一定是齿噪最小的,最终有可能需要通过底盖螺丝放松一些来微调,所以半片壳对位时要给马达齿放松时留有余量。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避免机匣和握把有上下方向的框量时,同样给马达齿留下放松的余量。如果半片壳对位时马达齿和伞齿底部刚好对齐,后续微调如果需要放松马达齿时,马达齿就会因为下降而与伞齿脱离全咬合状态,损失齿轮传动效率。
至于握把和机匣有角度差时,有更好的调齿方法能解决吗?并没有。无论是否能够解决握把和机匣的角度差,最后还是只有通过类似楼主这样先调伞齿的方法才能获得“相对”最优的咬合效果。所以握把和机匣可能存在公差,并不能否定从伞齿开始调节的合理性,楼主的思路和方法,依然是“相对最优”的。
先用半片壳对位的方法,主要目的并不是一步到位解决齿噪的问题,而是确保马达齿的深入位置,使马达齿和伞齿的咬合面最大化,从而达到传动效率的最大化。在传动效率最大化的起点上,之后再通过两片壳装握把去调节垫片厚度来控制齿轮咬合间隙,最后通过握把底盖螺丝微调来避免机匣和握把的公差问题。
这位才是真大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