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63|回复: 129

[科普与指南] 龙年首贴:详解切齿与切拉桥的量化估算方法与原理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2418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95
发表于 2024-2-11 01: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峰海 于 2024-2-11 22:37 编辑

首先祝各位老铁开门大吉,龙年行大运!

新手在改造时常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令人茫然无措的问题:我想改一支秒40,切齿应该是切2齿还是4齿呢?切矮拉桥旗应该是切2毫米还是5毫米呢?让拉桥释放提前天梯3个齿位?还是提前5个齿位?本帖将通过建立在实测数据上的估算和原理解析,理清相关改造的思路。

一、实验前提和数据来源
本帖的数据来源同样建立在实验和高速摄影后测算的基础上,为使数据的参考意义更贴近实际,实验发射器的条件为相对常见的非极端配置:
1、使用同一支秒30左右的发射器
2、18比移柱齿不切齿,带延时器
3、天梯总成约18克,未做特殊减重措施
4、分别配用100%、70%、50%的透明气缸来观测零件运动

5、分别配用实得跑分为72、81、89(以下粗略视为M70/M80/M90)的三根弹簧交叉测试
6、原装拉桥旗稍稍切矮,保证拉桥早于天梯三个实齿位时完全释放(拉桥旗与拉桥齿柱完全脱离接触)
7、分别配用两根强、弱拉桥簧测试拉桥复位速度

二、切齿(防打齿)的基本估算
1、研究目的
虽然切齿是高射速改造的最主要最核心的手段,但是切齿造成的减天梯行程会对波箱系统运作产生全局性影响,天梯减行程越多,与其他零件的运转极限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明显,改造的难度和不稳定性也越大。所以切齿的理性做法是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切越好,而不是认为越切的多越“安全”。所以,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用数据思维去探讨如何做到“够用但尽量少切齿”。

2、研究对象
出于防打齿目的的切齿,主要原则就是要保证天梯从释放到拍到气缸头(天梯回弹耗时)小于拉桥齿从释放天梯到再次咬合天梯大齿所空转的时长(齿轮再咬合耗时)。
1)天梯回弹耗时:主要受弹簧强度、气缸开孔位置的影响
2)齿轮再咬合耗时:考虑到齿轮离去角的因素,齿轮再咬合耗时指齿轮空转大约10个空转齿位(而不是齿轮光面上总共的14个齿位)的耗时,主要受射速和切齿数目的影响。

3、基本数据和估测方法
1)实测各弹簧在各气量下不切齿的数据,以及M80簧、70%气量下全齿、切1、切2、切3所得的天梯回弹耗时数据(图中红色部分),由于实验工作量太大,其余切齿配置下的黑色数据为按比例推算所得。(补充说明,截图截漏了最左侧的栏目,四行数字数据从上到下分别对应不切齿、切1、切2、切3)

2)齿轮再咬合耗时
不切齿时为10个空转齿位的总耗时,每多切1齿,总耗时增加一个空转齿位数。根据空转齿位耗时:负载齿位耗时=1:2的观测结果,每个空转齿位的耗时为:1/射速/3*1000/14,计算得到:

3)两者对比。
将前两表数据汇总在一起,就可以根据需求来查询打齿的风险。

由于要素太多表格没法做的很直观,所以举例说一下用法:
例1:想做一支秒40、50气量、跑分大约75的短管玩具,就先查找“齿轮再咬合耗时”-“秒40”这一列,对比“50%气量”这一列下的数据,寻找前者数值大于后者数值的项。

对比下来,我们会发现,红色的项由于天梯复位耗时大于或过于接近齿轮再咬合耗时,所以不满足要求;橙色的项由于切齿后跑分偏低或偏高(按每切1齿跑分损失5估算)于75,所以也不满足要求。剩下的白色的项就是符合要求的项。
二、估算切拉桥旗幅度的方法
1、明确拉桥复位速度的决定因素
实验中,强弱拉桥簧分别得到以下的拉桥复位(拉桥从最后端开始向前移动直到接触气缸头为止)耗时。注意:此耗时是从拉桥被拉桥柱开始拉动至复位到底的耗时,即天梯最后3齿走完行程加上拉桥旗脱离拉桥柱后自由前冲这两者耗时之和。由于这两者无法被明确分开观测到,所以下文提到的“近似拉桥复位耗时”均指此两者之和。

对此我们需要首先建立一个避免误区的概念:拉桥的释放过程其实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1:拉桥旗被拉桥柱扣住,沿着拉桥旗的前侧边缘曲线运动,此时拉桥的复位速度受齿轮转动速度和拉桥旗曲线边缘长度共同决定,基本不受拉桥簧强弱的影响。在此阶段,增强的拉桥簧对提高拉桥复位速度基本无效。

阶段2:拉桥旗与拉桥柱完全脱离接触、自由前冲,此时复位速度受拉桥簧强度决定。

因此,一般情况下,拉桥簧的强度并不会与拉桥整体复位速度成正比,甚至有可能换用增强拉桥簧并不会明显提高拉桥复位速度。只有极端切拉桥(拉桥旗被大幅度切矮且下端被切成接近水平)时,增强拉桥簧才能成比例的提高拉桥复位速度。这也是为什么本实验中测得的强和弱拉强簧时拉桥复位速度变化并不大。

所以,本文重点通过拉桥释放点位为对象来展开研究,且不推荐极端的拉桥旗切法,所以不重点探讨增强拉桥簧的作用。

2、切拉桥旗的目的和原则
切拉桥旗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拉桥复位和闭锁的时机过晚,引起天梯拍到底时拉桥还没有复位到位而造成的“闭锁不及时”问题。也就是说,要使拉桥释放的时机相比于天梯释放的时机要足够早,并且通过切拉桥旗来改变这个提早程度。

3、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切拉桥旗:
通过假组我们可以发现,常用2号波的拉桥(使用移柱齿和延时器前提下,下同)开始向前复位的点位在大约天梯与齿轮第11齿咬合(即天梯还剩5齿位的咬合)时开始,在天梯和齿轮几乎咬合完毕时结束(主流的精击锦明系和卤蛋系这两类波箱虽然拉桥结构稍有不同,但这两个时点基本接近,为研究方便我们粗略的视为没有区别)。

要避免出现“闭锁不及时”问题,我们需要做到让“天梯到位耗时”(拉桥开始复位到天梯拍到底)大于“拉桥复位耗时”(拉桥开始复位到拉桥复位到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衡量切拉桥临界点(即产生闭锁不及时问题)的逻辑表达:
拉桥齿转动5齿位的耗时+天梯回弹耗时>拉桥齿转动2齿位的耗时+近似拉桥复位耗时,进一步统一单位后可以表达为:
1/射速*2/3/16*1000*5+天梯回弹耗时>1/射速*2/3/16*1000*2+近似拉桥复位耗时
代入前表中实测的天梯回弹耗时和近似拉桥复位耗时,我们就可以得出不同弹簧下需要切拉桥的大致临界射速
4、怎么确定切拉桥旗的准确位置
由于不同厂家拉桥旗的尺寸外形不一致,我们难以用拉桥旗本身的尺寸来界定裁切位置,所以,我们用拉桥齿柱的位置来标定切拉桥的位置,即,计算出在超出临界射速以后,拉桥应该提前于天梯多少个齿位释放才能限制“闭锁不及时”问题出现。

将临界点所需的提前齿位数设为T,根据上点中的提前开锁的临界逻辑表达式,代入前表中的基础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强度弹簧在不同射速下,需要拉桥提前于天梯释放的齿位数。由于“近似拉桥复位耗时”是在已经含有3个齿位测出的数据,因此表中的“额外提前齿数T”基础上再加3,即得到实操中应该让拉桥提前于天梯释放的实际齿位数。

融合上点的临界射速推算、切齿前后对天梯和拉桥运动耗时的分别计算,在略去复杂的公式后得到如下简明的表格,用于直接查询需要切拉桥的配置下,该让拉桥提前多少个齿位于天梯之前释放,以此确定切拉桥的下刀位置。


为了更直观的说明,我们选择一个具体的配置来演示如何确定切拉桥旗的位置:
以M90簧/秒30/移柱齿/切2齿/带延时器为例,查询前表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拉桥要提前3.7个齿位取整后≈4个齿位释放,我们将波箱假组到提前4个齿位的状态,图中的非蓝色区域就是拉桥旗被允许的最大高度,而拉桥处于蓝色区域内的部分则要全部被切掉。剩余部分的修型没有特别严格的讲究,就不赘述了。

三、前切齿和后切齿的利弊
前面说到的始终是未切齿状态,但高射速改造中难免切齿。但是切齿数目的增多,往往可能遇到拉桥可切区域不够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后切齿造成的弊端和前切齿的优势。
以M90簧/秒40/移柱齿/切3齿/带延时器这样一个较典型的配置为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各种切法的利弊:
1.移柱加后切齿

根据前例计算,本配置需要拉桥提前3.8个(取整为4个)齿位释放,但由于采用后切了3齿,原来的后4个实齿位变成了1个实齿位加上3个光面齿位。由于光面齿位的转动耗时大约等于实齿位的一半,所以此时从耗时角度考虑只相当于提前了1+3*0.5=2.5个实齿位。为了保持等效于4个实齿位的拉桥提前而不突破临界点,此时就需要再补偿1.5个实齿位,即此时拉桥需要提前总共5.5个齿位。

但是我们按照提前5.5齿位假组一下,问题就出现了:
1)拉桥旗的上半部份(红色框的区域)属于不可切区域,而被要求切掉的蓝色区域已经稍稍突入了红色的不可切区域,如果考虑到拉桥尾部要留一个小尾巴缓冲,则突入红色区域的幅度会更大。
从拉桥功能设计上说,图中拉桥旗右侧外边缘的A段折线的高度决定了拉桥能不能被拉到最后方,图中B段折线的高度决定了拉桥在最后方停留的时间(类似于延时器的功能),当切拉桥切到A,B两个折线的高度被切短以后,就可能造成拉桥在最后方停留的时间缩短(进蛋窗口时间缩短影响供蛋)甚至拉桥不能向后拉到位(造成推嘴挡住三通进蛋口影响上蛋)。
2)由于A/B折线段中的高度需要尽可能保留,玩家就会被迫把拉桥旗下边缘切成接近水平,以尽量避免高度的损失,形成了极端的拉桥切法。但是这样接近水平的拉桥旗下边缘就会造成拉桥复位前冲的速度明显变快,造成推蛋过猛引起伤蛋、碎蛋。即使拉桥旗的最后端留一个小尾巴缓冲,其实也于事无补,因为小尾巴之前的一段拉桥旗已经把推蛋速度提起来了,在最后时点上缓冲一下无法挽救对水蛋的冲击。

事实上,由于多数人切拉桥改造时无法采用数据验证,所以可能存在着“凭感觉”确定切拉桥旗的幅度,导致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闭锁不及时问题、却因被使用强力弹簧带来的较高跑分的表面现象而掩盖了没有察觉。

2.移柱加前切齿
同样的例子下,由于采用前切,拉桥齿末端的4个齿位依然还是实齿,所以不存在额外补偿齿位的问题,所以对切拉桥旗的需求大大减小,不至于突破拉桥旗的不可切区域,因而不会额外引起后切时可能引起的那些问题。

有人会顾虑此时前切齿会造成抵消移柱齿效果、引起提前开锁的问题,这仅仅是感性估测,从数据上测算,此时用前切齿是不会有提前开锁风险的,详见前贴:http://app.sdgun.com.cn/mag/circle/v1/forum/threadWapPage?tid=2046508&themecolor=000000&circle_id=198

前切齿和后切齿对闭锁不及时的临界状态下切拉桥旗的要求和造成的压力放在一起对比,利弊之处一目了然。

3,非移柱加后切齿
我没有做具体的测算,但根据以前的测算经验,在一定配置下是可以实现非移柱加后切而不造成提前开锁问题的。因此,非移柱加后切也可以成为某种配置下减少切拉桥幅度的方法,只不过容忍度会比“移柱加前切”偏大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我上个帖子的方法来进行测算。

总体而言,在减少切拉桥压力、避免闭锁不及时方面,移柱加前切是相对最优最折衷的方法,非移柱加后切可能是风险略偏大的方法,移柱加后切明显是风险最大最不利的方法。而出于思维惯性的影响,我们还没有足够意识到这个被习以为常认为天经地义的方法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
本帖基于个人实测数据基础上的逻辑推算,由于实验误差和观测误差的客观存在,数据结果上可能存在误差或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本帖重点在于讲述切齿和切拉桥旗的原理和思路,帮助新人在动手改造时建立一个大致的基准点,避免完全没有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并能理解应该遵循何种原理和方向来调节以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使新手从“抄作业”逐步走向“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请大家不要以数据结论为依据,仅作为粗略的基准参考。

欢迎讨论和补充。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593

主题

2787

回帖

4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44928
发表于 2025-3-24 08:3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7

主题

525

回帖

3845

积分

收割者

Rank: 5Rank: 5

积分
3845
发表于 2025-3-11 19:3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但是太牛b。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7

主题

445

回帖

7722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7722
发表于 2025-2-15 09:5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过程天梯重量,弹簧长度,对这个影响太多,提供了思路,但不能照搬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28

主题

546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58
发表于 2024-11-30 00:0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62

主题

1323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237
发表于 2024-9-9 11:1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想知道哪里能买到透明的缸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356

主题

2898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76
发表于 2024-7-23 13:3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但是我看不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65

主题

1475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102
发表于 2024-6-29 11:0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能看懂,这个没看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48

主题

2109

回帖

2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26951
发表于 2024-6-24 07:0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简直是我爹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66

主题

2489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199
发表于 2024-5-12 23:3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研究的弊端就是必须实验条件完全一致,活动件的质量阻力一变数据就全失效了。改高射速的原则就是偷轻、减阻、快供弹,用那大块延时器还不如暴力供弹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3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684
发表于 2024-4-21 18:0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切3了,拉桥也按照图的最后留4齿切,13比移柱带延时器,95簧,39000无刷,43的射速,为什么前几发85左右,后面都是60多了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49

主题

4088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75
发表于 2024-4-21 10:5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懂了,这帖子实在是牛逼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6

主题

1101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15
发表于 2024-3-29 18:0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海 发表于 2024-02-11 13:11
是的,前切的最主要收益就是补偿切拉桥以后造成的推蛋粗暴的问题,有益于蛋道。我所有的发射器上无论高还是低射速,都会适度的修改拉桥旗来调节推蛋的节奏,有时低射速上还会加非必要的延时器或者弱拉桥簧来刻意延迟拉桥的闭锁时机,就为了推蛋更稳一些。

加阻蛋器是不是就能控制推蛋过猛的问题?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96

主题

1068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44
发表于 2024-3-25 10:2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37

主题

369

回帖

7914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7914
发表于 2024-3-13 01: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明白了,M80 18比齿秒40得切2天梯回弹速度才能快于齿轮再咬合速度,这样就不干涉了,感谢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3

主题

782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47
发表于 2024-3-6 20:4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种查字典的感觉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5

主题

68

回帖

5117

积分

收割者

Rank: 5Rank: 5

积分
5117
发表于 2024-2-18 15:5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海 发表于 2024-02-18 15:37
看上去应该是提前开锁了,弹簧太弱,天梯复位速度慢,还没拍到底,齿轮就转上来把拉桥后拉,推嘴就漏气了。需要换移柱齿,之后再看弹簧是不是需要酌情加强一些

哦~那大概要换哪种呢?比如多少齿的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55

主题

2418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5:3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坤坤的篮球 发表于 2024-02-18 15:33
大佬,我换了个3万4的电机,原厂18比的齿轮,然后弹簧是1.1的剪了2圈,气缸是带回趟的70%,然后现在秒27了,但是初速从原本70左右变成了现在这样,只有第一发和最后一发是70多,这是什么原因呀

看上去应该是提前开锁了,弹簧太弱,天梯复位速度慢,还没拍到底,齿轮就转上来把拉桥后拉,推嘴就漏气了。需要换移柱齿,之后再看弹簧是不是需要酌情加强一些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5

主题

68

回帖

5117

积分

收割者

Rank: 5Rank: 5

积分
5117
发表于 2024-2-18 15:3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海 发表于 2024-02-11 14:56
天梯复位状态正常的话,秒23不需要切齿。不过秒23已经在提前开锁的射速区间了,用原装齿有一定可能性会出现小幅度的掉初速。

大佬,我换了个3万4的电机,原厂18比的齿轮,然后弹簧是1.1的剪了2圈,气缸是带回趟的70%,然后现在秒27了,但是初速从原本70左右变成了现在这样,只有第一发和最后一发是70多,这是什么原因呀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9

主题

109

回帖

4487

积分

收割者

Rank: 5Rank: 5

积分
4487
发表于 2024-2-17 08:2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0

主题

274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053
发表于 2024-2-16 17:5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码住回头细看!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98

主题

958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32
发表于 2024-2-16 16:0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1

主题

102

回帖

5066

积分

收割者

Rank: 5Rank: 5

积分
5066
发表于 2024-2-15 13:2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77

主题

322

回帖

8378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8378
发表于 2024-2-15 09:1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懂但是是好贴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54

主题

2734

回帖

2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28842
发表于 2024-2-14 15:0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D打印玩家 发表于 2024-02-11 21:54
秒40,切3,m90-95,气缸60%,48000带18比1,拉桥棋切成长方形。不断供,不打齿,车速稳定80-83。因为懒得研究,所有发射器都按这套方案组,没啥毛病

60缸配多长管?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2

主题

1129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44
发表于 2024-2-14 14:4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7

主题

96

回帖

2430

积分

重炮手

Rank: 4

积分
2430
发表于 2024-2-14 14:2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好痒哦 要长脑子了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7

主题

236

回帖

6656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6656
发表于 2024-2-14 10:0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34

主题

1127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88
发表于 2024-2-13 12:1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牛逼了,必须顶,我就想知道我秒40 M75 60%应该选7.1还是多少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8

主题

674

回帖

6939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6939
发表于 2024-2-12 23:2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海 发表于 2024-02-12 22:57
30管配80缸有点偏短了,可以试试内管加长看看有没有改善。这种小幅度的掉跑分一般和动态气密关系居多,实在找不到原因就先加强弹簧来简单化解决吧,尼龙波也没那么脆弱,你射速不高,簧稍微大点问题不大的。不妨先用着,慢慢积累点经验足了以后再找问题原因。

我看过你那篇气量和管长的关系的帖子,现在我两个长电一个是30cm内管,一个是35cm内管,其他配置都一样,做好了气密和内管稳定之后,跑分也一样,弹道也差不多,没啥区别,所以不知道该怎么优化了。主要是没时间总拆装一一测试,所以只能简单化处理了。既然切齿没啥必要,那就先换弹簧试试了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55

主题

2418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22:5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木头长大 发表于 2024-02-12 22:03
现在m80弹簧跑分才67-70,气密没问题,三通推嘴也紧密,回趟全气(合80%)加30cm内管,拆了几次波实在不知道怎么提高了,只能换弹簧,又怕尼龙波撑不住,伤脑筋啊

30管配80缸有点偏短了,可以试试内管加长看看有没有改善。这种小幅度的掉跑分一般和动态气密关系居多,实在找不到原因就先加强弹簧来简单化解决吧,尼龙波也没那么脆弱,你射速不高,簧稍微大点问题不大的。不妨先用着,慢慢积累点经验足了以后再找问题原因。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8

主题

674

回帖

6939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6939
发表于 2024-2-12 22:0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海 发表于 2024-02-12 21:35
呃,既然切齿了就会掉初速,那又需要加强弹簧来补跑分,一进一出没啥实际意义啊!还不如不切齿直接换小一号弹簧更直接的减轻波箱负荷。另外,对80气缸来说,拍头后拉到最后位置时并不会落后于气缸开孔太多,并没有浪费太多的天梯行程,减天梯行程节省的效益也并不大啊

还有一个35cm内管,其他配置一模一样,跑分也一模一样,最近搞得头疼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8

主题

674

回帖

6939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6939
发表于 2024-2-12 22:0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海 发表于 2024-02-12 21:35
呃,既然切齿了就会掉初速,那又需要加强弹簧来补跑分,一进一出没啥实际意义啊!还不如不切齿直接换小一号弹簧更直接的减轻波箱负荷。另外,对80气缸来说,拍头后拉到最后位置时并不会落后于气缸开孔太多,并没有浪费太多的天梯行程,减天梯行程节省的效益也并不大啊

现在m80弹簧跑分才67-70,气密没问题,三通推嘴也紧密,回趟全气(合80%)加30cm内管,拆了几次波实在不知道怎么提高了,只能换弹簧,又怕尼龙波撑不住,伤脑筋啊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55

主题

2418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21:3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木头长大 发表于 2024-02-12 21:26
请问低秒速(20以内)可以无脑前切二么?因为气缸大约80%,全拉无意义,切二方便尼龙波换硬点的弹簧不爆

呃,既然切齿了就会掉初速,那又需要加强弹簧来补跑分,一进一出没啥实际意义啊!还不如不切齿直接换小一号弹簧更直接的减轻波箱负荷。另外,对80气缸来说,拍头后拉到最后位置时并不会落后于气缸开孔太多,并没有浪费太多的天梯行程,减天梯行程节省的效益也并不大啊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8

主题

674

回帖

6939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6939
发表于 2024-2-12 21:2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低秒速(20以内)可以无脑前切二么?因为气缸大约80%,全拉无意义,切二方便尼龙波换硬点的弹簧不爆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18

主题

2432

回帖

3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33978
发表于 2024-2-12 15:1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愚见,因为我"既不要拉桥提前开锁,又要拉桥提前闭锁,过度切拉桥有负面影响",导致我需要在前切后切做折中选择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3

主题

232

回帖

8119

积分

弑神者

Rank: 6Rank: 6

积分
8119
发表于 2024-2-12 14:4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啥鸟用,但还是为爱钻牛角尖的人点赞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9

主题

2418

回帖

3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31083
发表于 2024-2-12 13:2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得进无余了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52

主题

2793

回帖

4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42490
发表于 2024-2-12 09:1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94

主题

3645

回帖

3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34166
发表于 2024-2-12 01:4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 ,只会调。按经验来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7

主题

2464

回帖

3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36604
发表于 2024-2-12 01:3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55

主题

2418

回帖

2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01:3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sai宏 发表于 2024-02-12 00:45
理解了,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前切,是因为带着极端的转速去思考,并未考虑到协调拉桥归位。实际上看来前后切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实践的。
其实我没改过波,想当然的总结了我下一个秒35就前后各一了,因为我觉得这个理论能说服我自己: 前切1拉桥柱在秒40,m95内完全没可能导致提前开锁,所以大胆切,切下去反而能给拉桥闭锁提供更大的融错空间

你总结的很准确。水蛋改高射速的思考逻辑其实一直是侧重“防冲突”,高度关注打齿啊提前开锁啊这种零件相撞的冲突,有点忽视闭锁不及时这类零件间的系统协调问题。其实包括后切齿、移柱齿这些都是对及时闭锁很不利的选项,并不适合于不分场合的用在射速改造上,容易造成系统向一个方向过于倾斜、而导致系统的失衡和总体容错能力降低。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33

主题

3751

回帖

4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43519
发表于 2024-2-12 01:3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768

主题

4008

回帖

3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34971
发表于 2024-2-12 01:3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70

主题

2196

回帖

3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37485
发表于 2024-2-12 00:5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118

主题

2432

回帖

3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33978
发表于 2024-2-12 00:4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了,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前切,是因为带着极端的转速去思考,并未考虑到协调拉桥归位。实际上看来前后切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实践的。
其实我没改过波,想当然的总结了我下一个秒35就前后各一了,因为我觉得这个理论能说服我自己: 前切1拉桥柱在秒40,m95内完全没可能导致提前开锁,所以大胆切,切下去反而能给拉桥闭锁提供更大的融错空间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509

主题

2027

回帖

4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42060
发表于 2024-2-12 00:2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的技术贴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51

主题

1797

回帖

2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25566
发表于 2024-2-12 00:1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3

主题

1001

回帖

2万

积分

金属狂潮

Rank: 8Rank: 8

积分
28077
发表于 2024-2-12 00:0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28

主题

819

回帖

1万

积分

云端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479
发表于 2024-2-11 23:2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白看,但还是必须刷个666
自由之翼 开始探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Dgun ( 沪ICP备18021677号-1 沪B2-20201358号 )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4568号

GMT+8, 2025-5-24 18:22 , Processed in 0.063395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