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峰海 于 2024-2-12 23:28 编辑
结合之前帖子的测试和推算数据,先做两个对比测算:
测算1:M90,移柱齿,后切3齿,带延时器,秒40,70气量
天梯后拉5齿+天梯释放回弹耗时:8.7毫秒
切拉桥后,天梯后拉2齿+拉桥复位耗时(大于前者):10.6毫秒
天梯释放回弹耗时:6.4毫秒
齿轮再次咬合天梯大齿耗时(大于前者):7.7毫秒
切拉桥幅度如图,拉桥早于天梯5.5齿释放,蓝色框内为需要切的区域:

结论:
1、不会造成闭锁不及时问题(天梯拉桥运动时间差为1毫秒)
2、不会造成提前开锁问题(天梯拉桥齿运动时间差为1.3毫秒)
测算2:非移柱齿,不切拉桥,其他配置同上
天梯后拉9齿+天梯释放回弹耗时:11.5毫秒
不切拉桥,天梯后拉5齿+近似拉桥复位耗时(大于前者):14.2毫秒
天梯释放回弹耗时:5.0毫秒
齿轮再次咬合天梯大齿耗时(小于前者):4.8毫秒
切拉桥幅度如图:拉桥早于天梯5.5齿释放,不需切拉桥。

结论:
1、不会造成闭锁不及时问题(天梯拉桥运动时间差为2.7毫秒)
2、会提前开锁问题,但幅度极轻微(天梯拉桥齿运动时间差为-0.2毫秒)
由测算数据和两种情况下零件运动的时间差我们可以看出:
1、移柱齿对“避免提前开锁”的容错空间较大,对“保证及时闭锁”的容错空间较小
2、非移柱齿恰好相反,“避免提前开锁”的容错空间较小,而对“保证及时闭锁”的容错空间较大。
3、从切拉桥的情况来看,非移柱齿对切拉桥的需求明显更小,如果此时射速进一步提高、天梯复位速度进一步加快,非移柱齿依然可以继续切拉桥而不突破不可切区域,而移柱齿就没法继续切更多了,否则就会影响供蛋节奏造成更多连带问题。但不可否认同时随着射速和齿轮转速的提高,非移柱齿的提前开锁的风险也会趋向于加大,但是总体幅度相对有限,也可以通过增加切齿减天梯行程或稍微增加弹簧来相对简便的加以克服。
4、虽然测算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但不会误差很大,显示的趋势不会变化。可以预见,相比之下非移柱齿可以通过更小的代价来支持更高一些的射速,而移柱齿则会由于对切拉桥旗需求过高而遇到拉桥旗“切无可切”的局面,会在支持更高射速时遇到相对大一些的困难。
于是问题来了:在高射速改造中,我们为什么不考虑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容错能力更大、改造难度更低的非移柱齿、而要习惯性的使用容错能力偏小、改造难度偏大的移柱齿呢?
或者说,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兼顾和平衡“避免提前开锁”和“保证及时闭锁”这两者矛盾的“小幅度移柱齿”呢?
---------------------------------------
以下为安利时间:
“移柱+前切齿”其实本质上就人为的构成了这个“小幅度移柱齿”,它通过前切齿的方法抵消了移柱齿上的一部分(实际上过剩用不上的)“避免提前开锁”的效用,而增大了“保证及时闭锁”的效用,实现了两种需求之间的平衡和折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