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关注金伯,深深被其朴素的价格配以华丽的堆料所吸引,即使前几批g34tti出现了延迟和蠕动问题,我也被金伯后期的补救措施打动,一直深信金伯是个可以颠覆电手竞争格局,重视玩家体验的厂商
金伯g17我是第一批入手的,一方面觉得g17无非是g34tti换皮,稳定性经得起考验;一方面也因为g17性价比不错,毕竟450块的吕滑电手,除了金伯哪儿还有第二家呢
到手体验确实惊艳,其质感虽然比不上北青oy大牛之流,但是握持感极佳,重量非常适合长久把玩。激发延迟没了,原厂蛋道极佳(甚至吊打原厂北青),而且不太容易像北青一样触发恶心的自动上膛。我当即开始在朋友那疯狂安利金伯,并在b站评测中给出了极高评价。
但是随着把玩的深入,金伯一塌糊涂的品质劣势就逐渐显露了出来。最开始露怯的是它的上滑后盖,打着打着就松,逼得我给上了低强度螺丝胶才稳得住,厂家补发的后盖也无法完全解决松垮问题。接下来上华空挂在进行了大约1000多发的激发后出现了严重磨损,而金伯对于上华的磨损几乎没有解决方案,甚至我提出自费购买原厂替换上华都不行,只能减少空挂和释放以将就着玩。再就是现在,由于原厂及其拉垮的超低容量电池,激发空挂已经完全挂不上了(手动空挂还可以正常进行),因为那个打十个夹子就报警的辣鸡电池即使在满电情况下都无法让滑套回膛到空挂位置。 当然,这些问题在电手老鸟眼里都是好解决的小问题,但是对于金伯的受众群体来说,很多人会把金伯g17作为第二甚至是第一把电手进行参考,这个低劣品控无疑会给新玩家们带来沉重的一击。最可惜的是,金伯后续的g34军版也没有着重解决上述问题,这让我也开始重新评估金伯的定位,兴许其注重玩家体验的标签完全是我的一厢情愿
综上,金伯g17,我的评价是,在其给出符合玩家预期的完整解决方案之前,新手避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