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8-23 23:0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卫所制”讲起。明代的卫所制,是一种吸取“屯田制”经验而建立的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朱元璋构想官兵可在驻地耕地劳作,自给自足,既不增加朝廷负担,同时还可戍守城防,自诩“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自此,卫、所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建立。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仅洪武年间,贵州就设有24 个卫,四川17 个卫,云南20 个卫、广西10 个卫……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为加强海防军事建设,防止海上倭寇不断侵扰,朱元璋批建宁海卫“芝罘奇山守御千户所”,这便是烟台所城里的前身。据《登州府志》记载,当年的所城“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当时规模之宏伟可见一斑。
但芝罘所建的“奇山守御千户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卫、所。其地理位置特殊,是重要海上门户,因而是由特派撼海军前来屯田驻守的。在明朝,崎山千户所具有监察职责,故“不隶卫”而“直达于都司”,行政地位极高。
然而再坚固的防御,也抵挡不了历史涌进的洪流。在奇山所的守御200余年后,清康熙帝下旨废除“芝罘崎山守御千户所”,官兵卸甲归田,重拾渔农工商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崎山所城的商贾繁华,也就变成了老百姓口中的“所城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