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5-27 10:5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纯金手榴弹 发表于 2017-06-07 17:43
本帖最后由 纯金手榴弹 于 2017-6-8 10:25 编辑
手榴弹起源于我们投掷的土坷垃(土块)和泥团子,最初不知道哪位牛人发明了在泥团子里塞进炮仗点火投掷的办法。很快,这个办法就在我们中间推广开来。这种方法在我们当中可以说是印象深刻,以至后来和发小一起玩使命召唤的时候,他看到RGD-33手榴弹还说了一句:“这东西,好像咱们小时候扔泥巴一样,插个炮仗扔出去。”(苏制RGD-33手榴弹的雷管需要在投掷前插入弹体)。
不过很明显,这种使用的局限性很大,效果也不好,湿润的泥土就像面团一样并不能产生多少有效破片,而且当时并不特意准备泥土的我们只有在雨后使用这种东西。而且水分是炮仗的大敌,只有投掷前才可以插入炮仗。于是每次投掷都需要一点准备工作。
已经记不得是谁想出那种粘土手榴弹了,我记得最开始是圆形的,一个加工好并且开出引信室的泥球,阴干后装入炮仗。
后来改来改去,试过了不知道多少形状才有了后来的圆柱体手榴弹,弹体表面还用尺子压出破片槽。以至于我们管那个东西叫“巧克力”。
制作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取土,要质地细腻没有砂砾草根的泥土,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细沙,这是为了在爆炸的时候弹体容易破碎成想要的样子。
然后做出坯子,最开始是手搓成圆柱体,后来我们弄了个模具。
最后用筷子在中间插个洞,留作放炮仗的空间,阴干。在需要的时候插入炮仗组装成弹。
作为“装药”的炮仗最好是一种快有食指粗的大号擦炮。还有一种现在已经见不到的被称为“编号”的擦炮也可以,那个东西比现在的黑蜘蛛要长要粗,也是单响的,多响就是浪费,我们不会用的。
这东西堪称我们的“M1911”,从儿童战争一直用到手拉鸡CS,后来不用了是因为已经找不到那种尺寸合适的擦炮,而且有一次炸起来的土迷了某个人的眼睛。对了,我们那时候都不戴护目镜。
还有钻天猴放在架子上的“喀秋莎”和大号钻天猴放在金属管里发射的火箭筒,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火箭筒就是一根海绵拖把的杆,管子的一头绑了一根香用来点火,另一头塞进一个带孔的堵头,烟气可以向后喷出,钻天猴不会掉出去了。使用的时候要先用管口的香点燃钻天猴,然后迅速丢进管子,瞄准等待发射。
而堪称武器DIY巅峰的却是一个胎死腹中的计划——自制坦克。
自制坦克起源于我们的防弹盾牌。受CS1.6启发,盾牌纳入了我们的装备体系。不过很明显,盾牌的局限性很大,有限的防护面积使得侧面暴露在外,于是我们有了360度环形护盾,也就是套上纸箱子。不过问题还是存在,因为套着纸箱子打仗太不方便了。
于是一个“灵活的”纸箱子加入了我们的心愿清单。而最终导致我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某个小伙伴老妈单位的 一个废弃木头柜子。
在用这个柜子玩了几天“模拟坦克”的游戏后,我们决定把它改造成真正的“坦克”。之前“兵工厂”的经验让我们迅速的成立了“坦克改造项目组”,并且把这个“工程”分成了三个部分:车体、行走装置、火炮及炮塔。我负责的部分是火炮及炮塔。
我们开始一点一点的准备工具和材料,之前用来做盾牌的纸箱子,还有四处搜集的其他有用物资都被运到了施工现场,工具也被我们四处搜罗了过来。
现在看来,以当时我们的条件,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很多地方的考虑也不甚完善或者说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不过在那个敢想敢做的年纪,我们不会想那么多不可能。
柜子作为车体,要开驾驶员窗、安装车门和炮塔的口子、安装行走装置的口子和手枪射击孔。
我负责的炮塔用一个破木盆当作主体,安装一个钢管当主炮,科技课做的潜望镜当做瞄准镜,在我的一再要求下还要安装车顶潜望镜……
行走机构模仿三轮车,不过考虑车体沉重,需要像脚踏船一样两人一起踩踏板和扳动车把来控制方向。
车组为三人制,两个驾驶员一个炮手。
主炮是一根可以塞进二踢脚或者礼花弹的钢管,炮口向上倾斜,目的是把礼花弹打到对面的头顶上,吓跑对手。
做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终于,在缺乏足够技术基础的野蛮施工下,车体被砸坏了,项目告吹,原本热闹的单位大院一角重归寂静,只剩下残破的柜子。
而三轮车装甲化和堪称自制武器之间的巅峰之战的那场战斗也是后话了。
这就是我丰富多彩、敢想敢做的童年,那时候我们是勇敢的战士。现在想想,自己当年没死没伤没残疾也是老天眷顾。
前面我说过,随着商品的丰富,手拉chicken日渐普及。再加上我们对于那种无意义的厮杀感到厌倦和需要全力以赴的对手不复存在等原因,我们越来越多的用比较文明的“模拟CS”取代危险的“儿童战争”。
下面我就说说小学生“枪圈”的那些事儿。
这个用泥当手雷往里面插鞭炮,小的时候干过干的没有你做的那么精细,到冬天的时候用雪堆了一个雪墙,然后用雪出了一个小丸子,往里面加鞭炮,那种效果非常好,炸得好还能出现烟雾的效果。 |
|